從文化研究到人文學科的香港復興

回顧香港近幾年的學術發展,牽起了文化研究熱,當中以香港嶺南大學為先驅,於2003年創立文化研究學系。從政治參與的面向來說,嶺大文化研究系可說有忠於文化研究之原有綱領,從老師至學生都有實際參與各種社會運動(以女性主義為主線)。然而看課程大綱,科目之細碎分散,或引證了學界對於文化研究之分裂性的疑慮。

香港之文化研究於學院之外的實踐上亦有文化研究學者史都華・赫爾(Stuart Hall)「文化研究的使用有輕率搬用的情形」,有脫離文化研究原有要旨之勢。以文化研究為名之評論,理論基礎與現象文本之間的論述界線模糊,泛泛而談的流行文化諸如流行曲歌詞、電影與商場空間的分析(例如潘國靈、李歐梵)。這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危機:要不就是傳統學科在做著文化研究的工作,要不就是文化研究就做著鬆散、順手拈來的評論。香港的文化研究,實在亟需自我反省其學術位置,以能兼具人文學科理論基礎與切合香港實際情況的進路,繼續摸索及發展下去。

作為關注人文學科大學,香港教育大學順著這股思潮下去,最近銳意作出改變,大力改革課程結構,新增「英語研究數碼傳訊學士」等課程。